top of page


里和診所|醫學新知|排糖藥(SGLT2 抑制劑):保腎護心,不只糖尿病患者受益!
📢 醫學資訊分享 排糖藥保腎護心,不只糖尿病患者受益! 民眾常見問題 「我沒有糖尿病,也可以用這類藥保護腎臟嗎?」 排糖藥保腎護心,不只糖尿病患者受益! 醫師解答 根據 Lancet Diabetes & Endocrinology (2025) 大型統合分析,整合四項國際臨床試驗:EMPA-REG OUTCOME、EMPEROR-Reduced、EMPEROR-Preserved、EMPA-KIDNEY,共納入 23,340 位受試者 ,結果顯示排糖藥(SGLT2 抑制劑)不僅能降糖,更能有效保護腎臟與心臟功能。 醫學怎麼說 急性腎損傷 (AKI) 風險下降 27% 慢性腎臟病 (CKD) 惡化風險下降 30% 腎衰竭發生率 下降 34% 腎功能下降速率 平均減緩 64% 此研究整合超過 2.3 萬名受試者 ,是目前 最大型的腎臟保護分析 。 📚 參考資料:Herrington WG, et al.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. 2025; Published online Oct 10.doi:10.
3天前

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好好照顧!祕訣 10:別讓壞膽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LDL-C)默默傷害血管與心臟!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好好照顧! 祕訣 10:別讓壞膽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LDL-C)默默傷害血管與心臟! 「我沒有糖尿病也沒有高血壓,只有腎功能稍微差一點,膽固醇高應該沒關係吧?」 醫師提醒:即使沒有三高,只要是 CKD,膽固醇也不能掉以輕心! 醫學怎麼說?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8:別再輕忽「吸菸對腎臟」的影響!
「我又沒糖尿病、高血壓,抽幾根菸會影響腎臟嗎?」 答案是:會!而且比你想的還傷! 醫學怎麼說? 日本大型研究(Clin Exp Nephrol. 2024, N=149,260): 女性吸菸者,腎功能惡化風險 ↑27%(定義:腎絲球過濾率下降 >15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7:飲食中的「鹽分」不能輕忽!
鹽吃太多,會讓血壓升高、水腫加重、蛋白尿惡化! 對於慢性腎臟病(CKD)患者來說,「控制鹽分」是保腎第一步! 哪些人特別要注意? CKD 第三期以上患者 有高血壓、體液滯留、蛋白尿者 正在服用利尿劑、血壓藥(RAAS類)等 醫學怎麼說? Cochrane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6:腎不好,止痛藥不能亂吃!
如果您已是 CKD 第三期以上、或同時服用利尿劑、RAAS類降血壓藥,請避免使用常見的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s)」! 哪些常見止痛藥屬於 NSAIDs? 傳統 NSAIDs:伊普錠(Ibuprofen)、克他服寧(Diclofenac)、能百鎮(Naproxen)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5:老藥新用!Pentoxifylline 有助減少蛋白尿、延緩腎功能惡化!
Pentoxifylline(常見商品名如:循能泰、循血敏等)原本是用來改善血液循環的老藥,近年研究發現,它在慢性腎臟病(CKD)患者中也可能發揮輔助療效。其作用機轉包括: 抗發炎(anti-inflammatory) 抗纖維化(anti-fibrotic)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4:搭配適合的保腎藥物「MRAs」,穩住腎功能!
「醫師,我都有按時吃血糖和血壓藥,但還是有蛋白尿的情況,還有更好的方法嗎?」 「MRAs」— 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(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s)可以是保護腎臟藥物的另外選擇! MRAs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(CKD)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3:搭配適合的血壓藥物「RAS 抑制劑」,守護腎臟!
很多腎友會問:「我沒有血壓問題,但有尿蛋白情況,要吃藥嗎?」答案是—要!因為蛋白尿與高血壓都是導致腎臟惡化的重要關鍵! 誰需要使用「RAS 抑制劑」? 全名:腎素—血管張力素系統抑制劑(renin-angiotensin-system inhibitor,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2:控制蛋白質攝取量,減輕腎臟負擔!
有慢性腎臟病的朋友,「吃對、吃夠、吃得巧」是保護腎臟的重要關鍵! 為什麼要控制蛋白質? 第3~5期(尚未透析)的慢性腎臟病患者,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 0.8 克,以減少腎臟代謝負擔 例:60公斤成人 ≈ 每天約48克蛋白質 蛋白質攝取過多(>1.3...
8月8日


慢性腎臟病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1:先了解什麼是「慢性腎臟病」?
慢性腎臟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,而是腎功能或結構異常持續「3 個月以上」的情況。 怎麼「發現」腎臟病? 若為風險(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年長、痛風、肥胖或腎病家族史)族群,「護腎三步驟」不可少: 抽血檢查腎功能 驗尿檢查蛋白尿 腎臟超音波檢查是否有結構異常...
8月8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