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慢性腎臟病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2:控制蛋白質攝取量,減輕腎臟負擔!

  • 作家相片: 淑萍 馮
    淑萍 馮
  • 8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有慢性腎臟病的朋友,「吃對、吃夠、吃得巧」是保護腎臟的重要關鍵!
有慢性腎臟病的朋友,「吃對、吃夠、吃得巧」是保護腎臟的重要關鍵!

 為什麼要控制蛋白質?

 第3~5期(尚未透析)的慢性腎臟病患者,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 0.8 克,以減少腎臟代謝負擔

 例:60公斤成人 ≈ 每天約48克蛋白質

 蛋白質攝取過多(>1.3 克/公斤)會增加腎臟負擔,加速腎功能惡化!

 優質蛋白質怎麼選?

選擇「高生物價、好吸收、低負擔」的蛋白質來源

 植物性蛋白(適量):豆腐、毛豆、扁豆(留意鉀與磷含量)

 動物性蛋白(適量):瘦魚肉、雞胸肉(避免肥肉、內臟)

 少吃或避免:

✘ 加工肉品(香腸、火腿、貢丸)

✘ 內臟類、貝類(高普林、增加代謝負擔)

 特殊族群怎麼吃?

 年長者有虛弱或肌少症:應補充足夠熱量與評估蛋白質攝取量,預防跌倒與營養不良

 腎功能惡化者:可在醫師監督下考慮極低蛋白飲食(0.3–0.4 克/公斤、或0.6 克/公斤),搭配酮酸或胺基酸補充劑

 蛋白質大約含量參考:

 1顆雞蛋 ≈ 6克蛋白質

 100克豆腐 ≈ 7–10克蛋白質

 30克瘦魚肉 ≈ 7克蛋白質

 醫師小叮嚀:

 主食不能省!吃夠白飯、麵條、地瓜等主食,補足熱量,才不會讓身體「燃燒蛋白質當能量」,達到低蛋白+高營養的保腎目標!

 飲食不是靠猜,請與醫療團隊一起制定個人化飲食計畫,才能真正吃得安心又顧腎!

 本貼文為健康衛教資訊,請與醫療團隊討論個人狀況

 想了解更多腎臟健康知識?歡迎與我們聯絡:

 門診聯絡電話|08-7750066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