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慢性腎臟病可以照顧好!🌟 祕訣 1:先了解什麼是「慢性腎臟病」?

  • 作家相片: 淑萍 馮
    淑萍 馮
  • 8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慢性腎臟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,而是腎功能或結構異常持續「3 個月以上」的情況。
慢性腎臟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,而是腎功能或結構異常持續「3 個月以上」的情況。

 怎麼「發現」腎臟病?

若為風險(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年長、痛風、肥胖或腎病家族史)族群,「護腎三步驟」不可少:

 抽血檢查腎功能

 驗尿檢查蛋白尿

 腎臟超音波檢查是否有結構異常

 若初次檢查出現異常,務必再次追蹤!不要急著下結論。

 怎麼確認是「慢性」?

單次異常報告不等於慢性腎臟病,需符合以下任一條件:

 指數異常持續超過 3 個月

 超音波顯示腎臟萎縮或皮質變薄

 腎臟切片發現纖維化或組織退化

 有長期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用藥史或腎毒性藥物暴露

 排除暫時變化,如急性腎損傷

 正確診斷需要時間與多次檢查追蹤,別讓一次報告嚇壞自己!

 「原因」要查清楚!

慢性腎臟病是一段長期的疾病過程,醫師會評估病史、家族史、生活型態、用藥情況、抽血驗尿報告、超音波、必要時基因或腎臟切片。

 目的在於找出真正原因、對症處理、延緩惡化,守護腎臟!

 醫師小叮嚀:

 早期發現 + 規律追蹤 = 守住腎臟健康的黃金關鍵!

 貼文為健康衛教資訊,建議與醫師討論個人狀況

 想了解更多腎臟健康資訊?歡迎與我們聯絡:

 電話:08-7750066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