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里和診所|醫學新知|早發型糖尿病:代謝與心血管的加速挑戰!
📢 醫學資訊分享 早發型糖尿病:代謝與心血管的加速挑戰! 民眾常見問題 「我才三十幾歲就被診斷糖尿病,真的會比年紀大的人更嚴重嗎?」 早發型糖尿病(<40歲) 醫師解答 根據 The Lancet (2025) 研究, 40 歲前發病的第二型糖尿病(早發型糖尿病) 代謝惡化速度明顯更快。這類患者常伴隨 胰島素阻抗、肥胖、內臟脂肪過多 ,心血管與腎臟併發症風險比晚發型糖尿病高出許多。若於 30 歲前發病,平均壽命可能縮短近 15 年 。 醫學怎麼說 全球趨勢:20–39 歲族群糖尿病盛行率自 2013 年的 2.9% 上升至 2021 年的 3.8%,全球約有 2.6 億人 受早發型糖尿病影響。 主要風險因子: 肥胖 仍為關鍵。 亞裔族群即使 BMI 較低,內臟脂肪比例高,也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。 臨床特徵: 病情進展快,血糖惡化速度顯著。 β 細胞功能退化早,胰島素敏感性下降。 常合併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妊娠糖尿病或早期心血管疾病。 治療與管理建議 早期且積極治療:早發型糖尿病應採「早期、強化、組合治療」,避免病情延遲惡化。 藥物選擇: GLP-
4天前


里和診所|醫學新知|糖尿病治療新觀念:腸泌素 + 排糖藥雙重療法,心腎保護更升級!
📢 醫學資訊分享 腸泌素 + 排糖藥 雙重療法 ,比起單一藥物個別使用,心腎保護更升級! 民眾常見問題 「我已經吃排糖藥了,再加上腸泌素真的有幫助嗎?」 腸泌素 + 排糖藥雙重療法心腎保護更升級! 醫師解答 根據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(2025) 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,同時使用 GLP-1 受體促效劑 (腸泌素) 與 SGLT2 抑制劑 (排糖藥),與單用 SGLT2i 相比,可顯著降低多項重大心腎風險。 醫學研究重點 👉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(MACE) ↓ 41% (HR 0.59, 95% CI 0.47–0.75) 👉 心肌梗塞(MI) ↓ 27% (HR 0.73) 👉 中風(Stroke) ↓ 28% (HR 0.72) 👉 全因死亡(All-cause mortality) ↓ 43% (HR 0.57) 👉 心臟衰竭住院(HF hospitalization) ↓ 29% (HR 0.71) 👉 嚴重腎臟事件(Serious renal events) ↓ 57% (HR 0.43)
10月31日
bottom of page